请输入关键字
服务与销售热线:400-168-9875
服务邮箱:zhongchenghualong@zchlsc.com
双节期间中诚华隆王嘉诚拜望在京院士团队代表沈昌祥、蔡鹤皋
时间: 2023-10-01

      值此全国欢度中秋节、国庆节之际,中诚华隆董事长王嘉诚带领公司高层领导,分别拜望公司院士团队在京代表——中国“可信计算之父”、“等级保护之父”沈昌祥院士和中国“机器人之父”蔡鹤皋院士,代表中诚华隆向德高望重的两位著名工程科学家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节日问候,并汇报了华隆可信芯片、系统安全可信、机器人系统安全等进展情况,认真听取院士们的意见。

      在与沈院士的会见过程中,王嘉诚董事长向沈院士表达了崇高敬意和良好祝愿,并对沈院士在中诚华隆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



      沈院士表示,设计IT系统不能穷尽所有逻辑,利用逻辑缺陷挖掘漏洞,进行攻击的风险始终存在,传统“封堵查杀”难以应对未知恶意攻击。因此,必须从系统层面解决IT软硬件安全问题,使系统具有安全可信、主动免疫能力,像人的免疫系统保障人的身体健康一样,保障软硬件安全。
      2022年5月,双方展开深入合作(沈昌祥院士工作站落户中诚华隆、成立信息安全创新实验室,并担任华隆研究院院长),正在进行华隆可信芯片研发,构建基于全自主CPU技术体系的安全可信系统,保障华隆产品从芯片、主板,到系统层面的安全可信,进而保障各行各业客户的IT系统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实现主动免疫的网络安全,践行网络强国国家战略。

      在与蔡院士的会见过程中,王嘉诚董事长对蔡院士多年来为推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钦佩,对关心支持中诚华隆在工控芯片研发、机器人系统安全产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




      蔡院士表示,随着芯片、人工智能、大模型、5G等科技快速发展,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代替人的工作场景越来越多,但从安全角度看,机器人基本上处于“裸奔”状态,安全隐患非常严重,若被人恶意攻击、操控,将对企业、国家、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解决机器人安全问题需要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技术和产品。
      中诚华隆正在研发工控可信芯片,其目的是从系统层面解决安全问题,构建机器人系统的主动免疫能力,以保障机器人安全,从而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沈昌祥院士、蔡鹤皋院士对王嘉诚董事长的关心慰问和汇报表示感谢,对中诚华隆牵头、会同产业链各方面,全力推动全自主CPU技术路线的民用化和产业化表示非常赞同,认为是解决IT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重要举措,将继续全力支持中诚华隆的工作,尽己所能为国家高水平、高安全、高质量的发展贡献力量。


蔡鹤皋院士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79年—1982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学院做访问学者。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第一届及第二届智能机器人专家委员会专家。
      1983年,航天部任命蔡鹤皋担任弧焊机器人研制任务的总师,并于1985年6月在北京全国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展出中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在空间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方面,蔡鹤皋取得了机器人仿真、机器人力控制、机器人宏/微控制、多传感器智能手爪、力控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系统、纳米级微驱动技术、柔性臂及其控制以及机器人多指灵巧手等多项研究成果。